1、位置
贮藏室应尽可能性位于验收处与厨房之间,以便于将食品原料从验收处运入贮藏室及从贮藏室送至厨房。或将贮藏室安排在验收处附近,以便方便、及时已验收的食品原料送到贮藏室。一般而论,食品贮藏室被设计在底楼或地下室内。
2、风险
食品的存放,离地至少15cm,离墙至少45cm。这样可以避免因为容器与接触面温差导致冷凝水的形成,同时也方便设施的清洁及虫鼠害的控制。
3、面积
贮藏室面积既不能过大,也不应过小。面积过大,不仅增加资本支出,而且会增加能源费用和维修保养费用和存货过多的问题,各类存货增多,进出贮藏室的人数也增加,会影响安全保卫工作。贮藏室面积过小,不少食品原料只能露天堆放,贮藏室的食品原料堆得满满的,保管人员既不易看到、拿到,也不易保持清洁卫生。
4、温度
保持存储库低温、干燥和通风。对常温预包装食品而言,尽量将温度控制在10-21℃,且在这范围温度越低,对产品越有好处。对于大多数食品来说,温度每增加10℃,其存储寿命会降低一半。这种说法可能是有一定的温度范围限制,但对于常温降低到冻结的产品,作为产品货架期的制定时考虑的温度范围是合理的。
5、湿度
干藏食品库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0%-60%之间;水果和蔬菜冷藏库的湿度应在85%-95%之间;肉类、乳制品及混合冷藏库的湿度应保持在75%-85%之间;冷冻库应保持高湿度,否则干冷空气会从食品吸收成分。
6、阳光
应避免存储的食品被阳光直接照射。阳光会促使食品发生氧化作用和随后的营养成分及质量的降低,脂溶性维生素,例如维生素A,D,E和K对阳光照射特别敏感,极易发生分解。因此存储库在使用时,应该使用人工照明。
7、卫生
干藏库和冷藏库的地板和墙壁的表面应经受得起重压,能防油污、防潮湿;食品仓库的高度至少应该是2.4米,有充足的压力通风设备。
8、虫害
为了防止虫害、鼠类和鸟类进入存储室,门、窗户尽可能保持紧闭。任何对外的缝隙或破损应立即封死或修理。存储室内的诱饵盒要定期监控,对损坏的诱饵盒要及时移走,泄漏出来的诱饵应立即清洁干净。存储室所在的建筑外围不得有虫害易滋生的环境及其它安全隐患。
9、贮存
库存物品的贮量与生产、销售、消费相吻合;库存物品应分类集中存放在明确的地点;库存物品应建立在健全的保管、养护、检查制度;加强对仓库保管人员的管理工作。